近日,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5个移动APP及1款SDK(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)存在隐私违规行为,涉嫌超范围收集个人隐私信息,违反《网络安全法》和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的有关规定。
想要浏览链接,却遭遇“不下载APP(移动应用)不要看。愿意下载还不够,APP还需要定位、摄像头、录音等权限。。。最近,一些网站在用户浏览页面信息时被迫下载APP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对此高度重视,立即组织核查,召开行政指导会议,督促相关互联网企业整改。
大多数人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来赢得更多的活跃用户,从而实现获取客户-活客户-创造收入-获取客户的良性循环APP开发运营商所追求的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正在开发和运营APP用户权益可以通过不合规的方式侵犯。
不下载就不看APP野蛮生长的副产品之一。近年来,APP移动互联网交互载体日益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载体。APP一方面,它促进了居民的生活,另一方面,在野蛮增长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。强迫或欺骗诱导下载、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破坏了行业生态。
针对APP侵权问题,工信部打出APP治理组合拳,通过制定标准、技术检验、专项整治、行业自律等措施,大力整治侵犯用户权益的行为,如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、弹出窗口骚扰等。据报道,2021年,工业和信息化部共检测了208万款APP,通报1549款违规APP,拒绝整改514款的,APP下架。
在加强APP在治理的同时,APP的适老化改造也在同步进行。去年以来,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APP组织227个网站和适合老化和无障碍改造的专项行动APP完成改造后,推出了字体放大、语音指导、一键直接连接人工客户服务等特色功能,指导终端企业为老化智能终端产品设计和生产服务提供支持,促进一批界面简单、操作方便APP满足老年用户的需求。下一步,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将重点推进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信息普惠,组织新一批APP开展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改造升级,打造一批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标杆。
业内人士表示,保护APP开发者、运营商需要用户权益和个人信息SDK(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)供应商、应用商店和监管机构形成合力,建立良好的产业生态。
那么,作为一家早期开发经营的企业,具体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
一是注重用户信息安全APP安全
APP开发人员和运营商应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和工作机制,提高安全技术能力,积极开展个人信息保护评价,加强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安全审计和管理,采取预防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。
开发APP当时,通过生产功能,可以设置防护墙,为用户提供保障,避免信息泄露,加密用户信息,进一步保护个人隐私。后期也要定期更新升级,APP为了有稳定、牢固的安全保护,确保数据安全。此外,还要确保APP如果是因为APP漏洞被利用,导致用户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,从而减少用户对平台的信任。开发人员可以定期提供软件升级和维护服务,以防止APP攻击用户使用。
第二,不要做流氓APP”
无论是企业还是外包开发公司,无论是开发人员还是设计人员,都在开发中APP侵犯用户权益的,不得设计或开发APP。坚决对流氓APP或者企业说不。在用户使用过程中,不能随意阅读用户信息,如照片、地址簿、聊天记录、电话记录、定位、语音等个人隐私数据,不能非法收集用户个人信息,不能强制、频繁过度索取权限,强制向用户推送问题。只有严格遵守法律,用户才能真正感到放心,才能让APP可持续发展。
三是响应政府号召,开展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改造升级。